“青科30年” | 冯长根:破而后立 批判前行的守望者
V视频
3 00:02:12 【V视频】穿越时空 致敬经典 V视频 来源:中国财富网

来源:中国财富网 1 发布日期:2019-06-07

图片9


冯长根,英国工程技术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

主要从事安全科学与技术、火工烟火技术、新材料研究,在燃烧与爆轰理论等方面取得系列成果。获利兹大学1983年J. B. Cohen Prize、1988年首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年科技奖”、1999年教育部跨世纪人才、2006年英国工程技术院院士。

现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七届学科评议组安全科学与技术学科共同召集人、曾是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十二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科技导报》主编。

 

“我心中的目标是界一流

所以我发现并抓住了在别人看来不是机会的机会       ——19531979  

 

“我出生在绍兴,绍兴相当于一个学校。” 

19532月,冯长根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工人家庭,1965年小学毕业后读了一年初中,赶上“文革”,1969年到绍兴义道房(时为胜利人民公社胜利大队)插队落户,近4年后进入浙江先锋机械厂当了一名学徒。

那时候,兄弟厂有一个上大学的名额,因为社会氛围不看好上大学,并且大学普遍停办,没人报名。

“我为什么会想要去读书?因为我出生在绍兴,绍兴有鲁迅,鲁迅是受过高等教育的。”

在他看来,自己只是发现并抓住了在别人看来不是机会的机会。“在工厂一个月可以拿18块钱左右的工资实际上在大学一个月也拿了18块钱左右的助学金,但是差别在哪呢?差别在每年工厂的月工资会有一两块钱的增加。”那是一个物质匮乏的时代,一个月三十五块钱就能养活三四个孩子的时代,当时上大学也就意味着几年后依旧要返回工厂,工资却会比留下的人每个月少了四五块钱。“一部分人是因为这个差别,才没有动力去上大学,这是时代的短视。”冯长根说。

1975年,22岁的冯长根进入北京理工大学(当时叫北京工业学院)成为一名大学生(时称工农兵学员)。2年后,迎来了“文革结束”恢复高考,也迎来了自己一生的转折点。1978年,恢复高考的第二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文革”后的第一届研究生。1979年,26岁的冯长根赴英国留学,后进入利兹大学化学院物理化学系。

 

“我心里燃着一团火,

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拼搏”     ——19791983                                                                                                                                                                                                                                                                 鲁迅说:“什么是路?就是说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迈入大学校园的冯长根面对的现实是:从初中、高中到大学毕业近九年的“路”,他需得三年走完;作为中国少之又少的海外留学生,他需得迅速克服英语障碍;他必须在有限时间内完成祖国交给他的任务——拿到博士学位。

1979年,冯长根漂洋过海来到英国。彼时的中国博士生培养制度还没有建立,研究生培养制度并不完善,人们对出国读书更是知之甚少。年轻的冯长根刚到利兹大学还闹了个误会。“我以为他们不让我拿博士学位,跟他们折腾了一个月,非得让他们保证我可以念博士生,后来才知道是先得念一年半的硕士,然后才能转成博士生继续读。总共也是三年。我那时候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也不知道什么别的,反正教育部既然跟我说了,那我就得跟他们说(要攻读博士学位)。” 

图片4


 

年轻时的冯长根

 

明确了目标之后,冯长根便一头扎进图书馆,每天的工作时间达到十四、五个小时。他一边大量收集学习资料,一遍搞研究、做实验、上机房,一边还随时总结、与导师合作撰写学术论文。回忆起那段求学岁月,冯长根感慨道:“有时一篇论文要修改五六次甚至更多,很不轻松。但是这样做给我带来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把眼前的工作和今后的工作联系起来,我的心里是愉快的,我没有浪费时间,我的工作效率有多倍的效率。”在英国学习期间,他在《英国皇家学会会刊》《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刊》等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论文14篇,他与导师合作发表的第一篇论文,就解决了在热爆炸领域里令学者们争论了多时的难题。

的导师物理化学系主任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彼得 · 格雷教授19855月访问中国在一封给有关领导的信中这样写道我们和贵校的合作可以追溯到冯长根作为研究生来到利兹的那一天在他开始研究训练不久他就是一位勤奋的工作者一个真正的学者。

1983年,冯长根完成博士论文,他在论文的扉页上用中英文工整地写下“本论文献给我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答辩完的第三天,没有被盛大的博士毕业典礼所吸引,他便带着留学期间潜心收集的几箱资料匆匆登上回国的班机。这一年,他整30岁。

“别人不愿学军工,我学了。别人不愿干军工,我干了。我的服务对象是国防事业中的爆炸物,我干得挺不错。我能抓住别人看来不是机会的机会。我的研究方向是热爆炸理论,我心中的目标是世界一流。我希望用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为社会主义祖国现代化建设释放出我全部的光和热。”

 

 “你想走在时代的主流里,

就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           ——1983年至今

 

19889月,35岁的冯长根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年科技奖”首届获奖者之一。“其实得奖的时候我是个普通老师。”冯长根说,“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它意味着,而且实际上也代表着你走进了改革开放的主流。”

图片5

 

1988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年科技奖首届颁奖留念

(冯长根:后排右五)

 

“全国人民都被改革开放唤醒了,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走在了改革开放的主流里,有些青年人等在了原地,而我们这批人在国家和社会的培养下直截了当冲上了前线,冲上了科学技术的前线、教育的前线。”

1988年,冯长根完成第一部专著《热爆炸理论》,荣获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一等奖。1989年,他被破格晋升为教授。1990年起成为博士生导师,是当时国内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之一。“如果把从我这毕业的学生都作为我的团队,到去年(2018年)为止,毕业的有92个博士生,50个硕士生,他们合起来的成就已经远远超过我了,我很骄傲。

作为中国科协副主席,他将提携后辈科研人才当做自己的责任。 “对青年科技工作者,包括女性科技工作者的关注、培养、举荐,是中国科协的宗旨之一。中国科协做了大量的工作来团结科技工作者。每年我们都摇旗呐喊,组织青年人联谊、调研,发现青年人中的问题,向上一级机关反映情况。” 他利用各种机会向有关部门呼吁,建议设立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青年科技奖,希望各级领导多关心青年科技人员的工作和生活,为他们的晋升、进修等提供方便。

图片6

 

冯长根与学生

2010年两会时,冯长根提出“要关注科技民生”这一全国人大代表建议“科技民生”这一概念,与大家熟悉的“民生科技”概念不同。“民生科技”就是在解决老百姓柴米油盐、衣食住行这一系列民生问题时,将科技的因素考虑其中,利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使得老百姓的福祉有所提高。 “科技民生”则是科技工作者日常关心的事情,是科技岗位上的“柴米油盐”。他认为“科技民生”分为三个内容:第一个就是科技工作者在科技工作中要遇到的生存问题;第二个就是科研成果的交流和发表,同行的认可;第三个层次就更高了,是科研的传承性与沉淀性。

2011年,联名50多位院士专家在全国“两会”期间提出了建立国家科技报告体系制度的建议。政府出钱支持做科研,科研专家上交给政府的科技报告,国家科技报告比学术论文更能体现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目前,欧美等国家都有系统的科技报告共享制度。目前该项事业国家领导人的重视,有关部门已经建立和运营了这一制度。

图片7

 

工作中的冯长根

 

“事实上,我除了在中国科协外,就是要在这栋楼里度过一辈子的。”

他的一位学生告诉记者:“我之所以愿意报考冯教授的研究生,一是看重他的名气和水平,更重要的是他对培养年轻人的那种真情实意。有一件事给我的印象很深,我看见冯教授和他的研究生共同指导一位本科生完成的论文,署名的顺序却是:本科生、研究生、冯教授。我敬重这位德才俱佳的导师,为做他的研究生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五唯”,

“尺子”变旧折不折?

 

几个月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五唯”),决定在各有关高校开展“五唯”清理,在整个中国学术界一石激起千层浪。

冯长根认为,“五唯”作为中国当下采用的一种科研评价体制,它的诞生及延续至今自然是因为它在某个特定历史阶段发挥了相当的作用。行政认可虽然在中国现在的条件下很重要,但行政认可价值体系压过了学科和专业上的同行认可,这给很多科技工作者,尤其是年轻科技工作者的工作带来了困难和困惑

其中,论文评价更是牵动着每位科技工作者的神经,关系到其切身利益。现行的评估方法主要依赖的“影响因子”,仅仅考虑学术论文之间的引用关系和引用次数。

 “比如说,你发表的一篇文章被引用了一次,另一个人的文章被引用了十次,那么我们当然认为他比你更优秀。但实际上,或许你的突破贡献更大,可是专业范围比较小,懂你专业学问的人不多。而被引用十次的那个人可能做的是很普通的课题,但范围较广,被引用的次数自然更多。因此我们说,引用关系是有水分的。

冯长根认为,科研人员发表学术论文的初衷是注重学术成果的传承和传播,注重其学术影响力,而引用是一种现象。因此,现行依赖于“影响因子”的评估方法,急需改革。为此,2003年他提出“同行认可价值体系”,后来又提出依托学术链(2013年)和学术评论句(2014年)建立一个新的SCI2.0体系。这个设想的基础不再是论文与论文之间的引用,而是论文与论文之间的传承。

图片8

 

来源:知识分子The-Intellectual

 

那么如何精确地描绘出某一研究领域的学术链呢?冯长根认为,在科研之前先全面了解前人成果,理清该领域已解决了哪些问题,重要贡献者是谁,重要文献是哪些,留下了哪些问题,这样一条“学术链”逐步清晰化、明确化。

对学术传承效应的研究,可以直观地呈现某一学科的发展脉络及最新进展,使读者清楚地了解课题是怎样萌芽、发展,通过抽象归纳和综合分析,从中找出规律,形成对研究对象的理性认识和精确把握,增强学术研究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因此,论文作者的科学贡献也就不再以“引用”为基础,而是以专业中的实际贡献及其论文中出现的传承现象(学术链)为基础了。

“五唯真正的原因是历史性的,因为我们发展太快了。”冯长根指出,中国科技期刊面临严峻挑战,科技期刊必须活在科研一线人的中间,不能活在科研管理岗位上的人中间。

担任《科技导报》主编期间,他亲自操刀撰写了“怎样指导博士生18讲”系列文章,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事例,同时结合自己多年科研、育人的心得,帮助新晋博士生导师尽快进入角色,指导博士研究生真正进入科研世界。字里行间无不表达了老一辈科学家对政策、技术动态、创新机制等问题进行脑力激荡的最强烈渴望,寄托了他对于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殷殷期许。

 

(资料来源: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科技导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北京工人期刊、知识分子公众号、DeepTech深科技。作者:游齐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