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微信扫一扫: 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钢结构建筑——碳减排的“优等生”
V视频

来源: 0 发布日期:2023-01-20

中国财富网讯  近日,由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建筑能耗与碳排放数据专业委员会编撰的《2022中国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系列研究报告》报告披露,2020年全国建筑全过程(含建材生产、建筑施工和建筑运行)能耗总量为22.7亿吨标准煤(tce),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45.5%;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为50.8亿吨,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50.9%。

图片1.png


我国建筑已经进行了三十多年的节能改造,建筑运行排放低于全世界平均水平。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工程环境专委会委员贺静在9月5日举行的2022工程创新服务绿色低碳发展高级别研讨会上指出,“当前我国人均建筑运行能耗只有美国的1/5,欧洲的1/3。但由于我国建筑总量大,因此还需要降低能耗。”

绿色施工实现少碳

建筑施工阶段的碳排放,主要包括工程建造过程中的能源和资源消耗,以及部品构件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建筑物化过程的碳排放与建材生产、建筑运营的碳排放量对比),占比不是很大。但是,建筑物化过程中的碳排放会直接影响社会环境、污染空气。改变传统建筑生产尘土飞扬、垃圾遍地的现象,让工地“干净整洁、不拖泥带水”,正是钢结构建筑的优势。

“装配式钢结构是推进建筑节能减排、提高施工效率的一种新型建造方式。钢结构构件在工厂制作完成,再到现场装配,减少施工作业中的建材消耗。” 兰考二高项目经理董宽军在接受中国财富网采访时表示,“钢结构把高空的作业地面做,工地的作业工厂做,危险的作业机器或机器人做,真正达到了节能、环保的优势。”

序列2.00_10_25_08.Still021.png

兰考杭萧装配式钢结构生产基地  图片来源:中国财富网

绿色建材实现低碳

根据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数据,钢结构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为261.8公斤/平方米,现浇钢筋混凝土建筑的碳排放为317.5公斤/平方米。尽管国内一些科研机构的研究数据有所差别,但钢结构建筑是碳减排的“优等生”,有潜力可挖、有文章可写,已是行业共识。

“如果钢结构建筑再与新能源产品、光伏产业的系统集成有效结合,其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的效果将更加明显。”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钢结构分会常务副会长胡育科在文章《钢结构建筑碳减排要从四方面着力》中指出。

从顶层规划上看,国家政策对绿色建筑导向明显。2022年3月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建标〔2022〕24号),明确到2025年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3.5亿平方米以上,建设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0.5亿平方米以上,装配式建筑占当年城镇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全国新增建筑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0.5亿千瓦以上,建筑能耗中电力消费比例将超过55%。

在此背景下,杭萧钢构作为装配式钢结构行业的龙头企业,打出了一套低碳“组合拳”。其旗下合特光电以太阳能应用技术研发为核心竞争力,专注于太阳能新材料、BIPV 光伏建筑材料、TIPV 光伏绿色交通、智能零能耗建筑等领域,提供一体化的场景解决方案。其产品已在近零能耗建筑与绿色光伏交通领域,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成果。

废钢回收实现减碳

资料显示,废钢回收再回炉的减碳效果明显。胡育科指出,按照现行高炉工艺标准,采用铁矿石炼钢,1吨粗钢的碳排放为1.7吨-1.8吨;回收废钢回炉,每吨粗钢碳排放仅在700公斤~800公斤,且生产流程、工艺链条大大缩短。

微信图片_20221213091531.jpg.00_00_00_00.Still002.png

杭萧钢构兰考县第二高级中学施工现场   图片来源:杭萧钢构

回收废旧钢材再利用,符合生产要素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的要求。根据测算对比,超高层钢结构建筑的钢材回收率约在65%以上,学校、医院等钢结构建筑的钢材回收率在70%以上,高铁站房、会展中心、文化体育场馆的钢材回收率在80%以上,工业厂房、大跨度物流仓储设施的钢材回收率在90%以上,城市市政桥梁钢结构钢材回收率在95%以上。

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钢结构作为一种建筑领域新型节能产业正在创造可观的环境和经济效益。通过节能工作持续提高能效、降低碳排放量,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

我国钢结构建筑将转入高质量和绿色低碳发展的新阶段,未来钢结构建筑将更加注重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的协同推进,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转型。

作者:游齐昊

视频:游齐昊 王少宇 耿硕

配音:毕天骄

统筹:马丽华

监制:单秀巧 陈学强 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