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微信扫一扫: 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予梁声声道》第一季第二期:对话孙悦斌
予梁声声道

来源: 0 发布日期:2022-03-20

《予梁声声道》第一季第二期,特邀主持人张予梁以空中连线的方式,对话声音者孙悦斌。节目中,孙悦斌分享了他从事有声语言艺术创作三十年来的创作心得和艺术感悟。

2d4c1ea02020869ff58852220fe5f9b.jpg

《予梁声声道》嘉宾:声音者 孙悦斌

1fcf5da186997b7aa4f165286f2e0fb.jpg

《予梁声声道》特邀主持人:张予梁

打通四个“城门”,实现“跨界”

孙悦斌,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他的有声语言艺术之路是从人物配音,即“人物语言”开始的。在之后的职业生涯中,孙悦斌还进行了“商业语言”“诗性语言”“叙事语言”等多种有声语言艺术类型的创作。孙悦斌认为,可以将这些创作统称为“配音”,即把自己的声音附着于人物的形象、纪录片的场景、广告的画面,这些都属于“幕后工作”。

不同的有声语言艺术类型又像一座城的四个“城门”,有不同的创作路径和方向。要想打通这四个“城门”,在不同的艺术创作类型中随脚出入、游刃有余,需要创作者拥有一定的“跨界”能力。除了在形式上寻求风格样态的转变,更重要地,是心理层面的跨越。有声语言艺术创作者不要从内心给自己设限,把自己单一地定位为主持人、播音员或者配音演员,而要从内心把自己打开。这样,“戏路”才能更宽。

如何理解创作的“素人化”倾向?

孙悦斌认为,素人化不等于素人,创作者先要有一定的功底,然后才能去“素”。当下有声语言艺术创作领域的“素人化”倾向,只是一种创作方式,衡量其价值的关键在于能否出经典。所谓经典,每个时代的定义都不一样,真正的经典却可以穿越时空成为永恒。而带有想要创作出经典的心态和目的,可能永远也创作不出经典来,经典的出现往往是机缘巧合而不是纯主观意愿。只有用今天的样式、今天的思维、今天的心态,才有可能创造出属于这个时代的经典。

4cd9e24a3f4b4ce8fb0df13b968598c.jpg

《予梁声声道》第一季第二期录制现场

有声语言艺术创作的三字箴言

回顾三十年从业经历,孙悦斌总结了在有声语言艺术创作上需要始终践行的三个字:情、意、技。情,指的是情怀、情绪、内在的情感,这是从事艺术创作的动力和源泉;意,指的是意念、意识和审美意向,这可以体现出创作的高度和维度;技,则是技术、技巧和技艺。

情、意、技,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普适价值观中,三者的有机融合,涵蕴出有声语言艺术情怀真切、善意高远、技法美妙的艺术追求和美学理想。

编导:毕天骄

特邀主持人:张予梁 

摄像:陈学强 郑作伟 邓浩 王少宇 赵嘉嘉

摄影:李林

后期包装:年小璇

监制:孙亚琼  孟思涵

总监制:孔雪松

中国财富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