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微信扫一扫: 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予梁声声道》第一季第三期:对话廖菁、张伟
予梁声声道

来源: 0 发布日期:2022-04-15

《予梁声声道》第一季第三期,特邀主持人张予梁对话资深配音演员廖菁、资深配音导演张伟。节目中,廖菁、张伟分享了他们从业三十多年来对影视配音艺术的感悟和对行业审美变迁的领会。


截屏2022-04-13 17.54.34.png

《予梁声声道》拍摄现场(邓浩/摄)

配音导演如何选角?你适合做配音演员吗?

    从配音演员到配音导演,什么样的人最适合做配音演员的工作?配音导演如何为每部作品量身选角?中国广播艺术团一级演员廖菁、中央电视台译制导演张伟,以从事配音行业三十多年的经历给出了他们的回答:随着时代变迁,“磁性的男声和甜美的女声”不再是影视配音唯一的评判标准,好配音的定义渐趋多元。

    廖菁、张伟认为,配音演员的选择度比原来更加宽广,每部戏都是从零开始,根据原片选择最适合的人。比如,配音演员的整体状态是否符合剧中角色的内在气质、贴合原演员表演风格等,都是配音导演选角的考量因素。

    张伟说,配音演员不能把自己的声音作为卖点,而是要真情实感地去表达,让观众和角色产生共鸣,观众才会反过来“爱屋及乌”,喜欢声音、喜欢配音演员。

截屏2022-04-13 17.53.49.png

特邀主持人 张予梁(邓浩/摄)

蓄势发声,展现“遗憾”的艺术魅力

    配音艺术的魅力恰恰在于,在录音室这个所谓的“小黑屋”里,配音演员要表演出一方天地来。廖菁谈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今的配音创作往往是配音演员“一个人”在创作,即所谓“单录”。接到一个角色后,看剧本、看原片、感受角色,是配音演员在进棚之前要做的功课,所有东西在心里准备好,“配音艺术的魅力”才能在一瞬间,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空间中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然而即便如此,配音艺术也难免留有诸如不能完全贴合原演员表演的“遗憾”。张伟表示,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面对“外部世界”,配音演员的“心里”反应很重要,可以通过看原演员眼神的方式、方法,更好地完成配音艺术创作。

 

截屏2022-04-13 17.54.53.png

资深配音演员 廖菁(邓浩/摄)

截屏2022-04-13 17.54.16.png

资深配音导演 张伟(邓浩/摄)


 配音艺术变迁:从“腔调”到贴近生活

      不少观众可以通过译制片的配音,来辨别欧美片、日韩片,或者香港TVB片。予梁称之为译制片特有的、极具辨识度的“腔调”,播音教育家张颂教授也曾主张和论证“播音腔”的“腔调”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张伟认为,“腔调”严格来说是一个好东西,如京腔、秦腔等,但在配音里,“腔调”有时指“拿腔作调”。因此,张伟称译制片配音的所谓“腔调”为“地区语言特点”。此外,原来备受青睐的有亮度、脆度、腔体的声音,如今反倒成了“忌讳”和所要“避免”的。张伟说,配音更重要的是贴合原演员,要“放下”,贴近生活。当然也有例外,廖菁说,如《指环王》这类史诗般的作品,配音就要贴合原片恢弘壮阔、非生活化的气场。

 

截屏2022-04-13 17.53.30.png

《予梁声声道》拍摄现场(邓浩/摄)

      一路走来,相依相伴。廖菁、张伟,这对中国配音艺术领域的模范伉俪、神仙眷侣,用他们朴实的情感、谦逊的态度和对艺术的孜孜追求,为大家带来了众多耳熟能详的影视配音艺术作品。回首向来、凝望前路,他们与我们,可供期待的,会更多。

编导:贾丰瑛

特邀主持人:张予梁                                            

摄影/摄像:陈学强 郑作伟 邓浩 赵嘉嘉                                                              

后期:年小璇

监制:孙亚琼  孟思涵

总监制:孔雪松      

中国财富网出品